风水是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民俗学。
风水,又称堪舆。我国晋朝的郭璞是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人,他在《葬书》中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故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清朝人范宜宾为《葬书》作注时说:“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水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位次等。”
也就是说,风水是古代的一门有关生气的学问和技术,只有在藏风聚气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所谓生气就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能够焕发生命的元素。
所谓风水学就是研究住宅建造时间、坐向、门向、结构布局、天磁场、地磁场的运动变化及其周围各种事物对宅内所居之人的各种影响的学问和技术。简言之,风水学就是环境选择和空间组织的学问和技术,是研究“气”的聚结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
风水理论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科学的综合。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合一的至高境界。